-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我们举例来讲,比如这个机器,单价10000元。
一、如果明确约定,客户买10台机器,才给1台试用。则账务税务处理乃是:100000元收入,卖了11台机器。不用“视同”销售,而是销售;只不过收入包含在100000元里了。
二、如果客户买不买没关系,都给试用,那税务方面就要单独进行视同销售处理了。
我们来看“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22号”相关规定,销售方凭税务机关系统校验通过的《信息表》开具红字电子专票,在发票管理系统中以销项负数开具。
简单来讲,所谓“红字发票”,其实就是另外一张发票,只不过其金额乃是“负数”(从数学上看,正数、负数没有不同)。也就是说,所谓蓝字发票、红字发票,就是金额不同(一张正数、一张负数)的两张发票;既然“两张”发票,其号码自然不会相同。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可以。
既然按照“补贴”发放,而非“据实报销”,则属于公司直接对于员工个人支出。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第十条相关规定,企业在境内发生的支出项目不属于应税项目……对方为个人的,以内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
您的第一个分录是正确的。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至于“预付账款”如何结转,则视后续这张预付卡使用情况而定。
不可以。
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43号)第十条 纳税人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注:此前确实有过可以转回文件,但目前已经执行到期)。
你对外出租房屋是按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房产税的,您描述的向租户支付装修补贴,属于你的支出,不应该并入租金缴纳房产税的。也不构成您的房屋原值,也不需要按原值缴纳房产税。
公益事业是指非营利的下列事项:
1、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
2、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3、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
4、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对公益事业捐赠遵循自愿和无偿的原则。
参考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三条。
增值税这个条款的公益事业,并没有特别强调类似所得税的公益捐赠需要通过公益组织或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来实现,我个人理解只要是满足上述公益范畴就应该算。
社会公众为对象,我的理解和您一样,就是不是针对某个人(企业)的无偿,而是对公众全部的无偿,比如疫情期间免费提供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免费的核酸检测服务(如果检测服务是企业无偿提供的)。
企业为员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发生工伤支付的工伤赔偿及补助等,您参考如下账务处理:
1、发生工伤事故后,企业垫付医药费等: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
2、收到社保部门赔偿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
3、如果社保部门没有全额赔付,企业需要自行承担的工伤赔偿(包括超出医药费的赔偿)部分: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4、公司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1、2、步骤的借方余额)
贷:银行存款(若涉及)
小贴士:工伤职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规定取得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按照您的描述,既然为了“融资”产生这个费用,那就简单了;比如您原本支付“利息”500000元,那就是说,实质上,支付“利息”57800元。
至于资本化,则按照建设期间、资本化时点相关规定,将上述利息(57800元)一并处理即可。
资本化条款适用《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我想这个您肯定有。您想要的是“为了融资产生项目抵押价值评估费”怎么处理的文件,不瞒您说,这没有专门文件,也肯定不会有;这就在于对于普通文件的理解、适用。(举个例子,税法从来没有哪条规定,华为mate70需要纳税——肯定、从来没有;税法只是规定,销售商品货物需要纳税。)
20000*(1-20%)*20%=3200
一、是否设立专户,并非税法规定,可向主管部门了解一下。
二、对于税法来讲,只有实际发生才能税前扣除。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煤矿企业维简费和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6号)一、煤矿企业实际发生的维简费支出和高危行业企业实际发生的安全生产费用支出,属于收益性支出的,可直接作为当期费用在税前扣除;属于资本性支出的,应计入有关资产成本,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预提的维简费和安全生产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四)项所称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至于您说“购买方”是否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我不知道您指的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