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号
二、纳税人通过增值税电子发票公共服务平台开具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属于税务机关监制的发票,采用电子签名代替发票专用章,其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规定等与增值税普通发票相同。
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版式文件格式为OFD格式。单位和个人可以登录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https://inv-veri.chinatax.gov.cn)下载增值税电子发票版式文件阅读器查阅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现在通过增值税电子发票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开具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也可以开具电子专票,查询的方式是一样的
自建办公楼部分出售,涉及增值税及附加、土地增值税、所得税、印花税。除非是转让股权而不是转让资产,涉及不到增值税和土地增值税,但你只出售部分办公楼,也不可能转让股权,我认为这个环节没有什么提前筹划的空间。
是的,原来的政策是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季度30万,免税,超过的全额按3%计税(疫情政策是1%),现在是月销售额不超过15万,季度45万,免税,超过的全额按3%计税(疫情政策是延续到2021年底,所以到2021年底前按1%计算增值税)。
老师属于提供了劳务,需要其去税务部门代开劳务发票,个税由你单位按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
上述房租收入,涉及增值税、附加税费、印花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另外,房屋肯定占地,则需要依法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号
二、纳税人通过增值税电子发票公共服务平台开具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属于税务机关监制的发票,采用电子签名代替发票专用章,其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规定等与增值税普通发票相同。
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版式文件格式为OFD格式。单位和个人可以登录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https://inv-veri.chinatax.gov.cn)下载增值税电子发票版式文件阅读器查阅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目前电子发票有两种格式,通过电子发票公共服务平台开具的增值税电子发票是OFD 格式的,而之前通过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发票是PDF格式的,这两种格式的发票都在用,都是符合规定的。
一、客户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显然,无论直接打折,还是返现,事实上,就是客户花80元买了件商品,没有取得所得。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0号)一、企业在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向个人赠送礼品,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1.企业通过价格折扣、折让方式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
二、企业可以确认80元收入(增值税依法计提,下同),也可以确认100元收入,然后确认20元销售折扣折让,其实“100-20”还是等于80,但上述“确认收入100元,成本20元”并不妥当。
100万和100万,当然没有区别。您不必补充,我知道您是打错了字。
但是,比如100万和1000万,要说有何影响,这完全就是一种不可量化的东西。比如注册1000万,无论是否缴付,股东对公司承担责任,则以1000万为限,反之则以100万为限。然而,对外经营、促销宣传之时,1000万或者比100万更加有利;但这根本没法量化。
一、增值税范畴下的“非正常损失”,并非全部非正常损失,而是加了定语的非正常损失,即“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丢失、霉烂变质,以及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货物或者不动产被依法没收、销毁、拆除的情形”。也就是说,只有这些情形下的“非正常损失”,才需要进项转出。
且不说“废纸处置”尚有销项税额产生。即使单纯报废,若非上述情形、原因,也不需要进项转出。
参考浙江12366中心答复(2021-01-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企业因产品质量原因或者产品滞销过期而主动销毁的货物,不属于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对应的进项税额无需做进项税额转出。
二、处置收入应当作为营业收入,并依法计提销项税额。
三、关于国有企业相关流程,建议直接向主管部门了解一下。
延期支付利息属于价外费用,应该和主货物(服务)开具相同税目税率的发票
金融企业企业所得税汇算和其他行业依据的税法规定是一样,都是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及纳税申报表的填写说明,没有单独适用的文件条款。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一、企业福利性补贴支出税前扣除问题
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的福利性补贴,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规定的,可作为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税前扣除。
不能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福利性补贴,应作为国税函〔2009〕3号文件第三条规定的职工福利费,按规定计算限额税前扣除。
因此,如果上述住房租金乃是每月都会发生,则企业所得税法层面是作为工资薪金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