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你好!
首先,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政策,都没有制定过差旅费津贴的标准,也没有授权税务总局、省及省以下税务机关制定此类标准。其次,国家和税务局并没有权力替企业制定出差人员差旅费标准,或者要求企业执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公务人员差旅费标准。按《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自主经营权不受影响。
差旅津贴是一项据实发生的补贴开支,只要税法不对其提出标准的要求,则不存在标准的问题,一切必须以实际发生的金额为准,当然,如果实际发生的金额不合理,税务机关也有调整的权力。
目前辽宁地区没有出台过具体的执行标准,一般都是企业结合实际情况自主决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符合实情,同时要有成文的公司制度。如果企业没有具体的差率补贴标准或着没有这方面的财务制度,税务部门一般按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即财行〔2013〕531号的文件参考执行。
直接给您写分录吧。
一、购买饮券
借:预付账款 6200(31×200)
贷:银行存款 6200
二、假设张三在您这儿买了1000元的衣服,然后加支付1元。这要区分两种情形:
(一)假设这个衣服即使不搞活动,原本也就销售801元(左右)。
借:银行存款 1001
贷:预付账款 200
主营业务收入 708.85(801/1.1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2.15
(二)假设这个衣服即使不搞活动,原本也就销售1000元(左右)。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84.96(1000/1.1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5.04
借:销售费用 199
银行存款 1
贷:预付账款 200
注:饮券只是一种预付款,对应一种接受货物或者服务的资格。但持券者在消费之前,对此货物或者服务并不能直接控制(由此可与商品流通区别,商场是对商品进行实质控制的;商场可以撕拦衣服,但去不能撕拦饮券所对应的“货物或者服务”,最多撕拦饮券使其失去享受“货物或者服务”的资格。)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您也可直接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一下。
您好,您的问题范围很广,请详细描述具体完整以便解答。
麻烦补充一下,您公司有“自建工业厂房然后销售”的资质吗?
麻烦补充一下,上述各项,哪项是您公司主营业务?
关于关于纳税人自行开具发票,是否可以填写公司名称或者店名、管理员等,广东省12366纳税服务中心答复(2020-06-11、2019-12-04):收款人、复核人和开票人如何填写,税法上暂无规定。
各地掌握尺度未必一样,建议直接与当地税务机关沟通一下。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增值税扣税凭证认证确认期限等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5号)七、纳税人取得的财政补贴收入,与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收入或者数量直接挂钩的,应按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纳税人取得的其他情形的财政补贴收入,不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不征收增值税。
您可以根据上述“补助款与工程收入或者数量是否直接挂钩”来确定一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第八条 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第九条 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契税征收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也就是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是在购房合同生效后的10天内,但实务中以及2021年9月1日生效的《契税法》均将纳税义务时间推迟到了办理产权证之前。
此外,总局曾声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征收机关直接征收契税的通知》(国税发〔2004〕137号)规定,纳税人缴纳的契税一律由税务机关直接征收。总局未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办理代收代缴契税业务,除税务机关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契税征收活动,禁止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单位和个人违规代收契税。因此,即使是出现契税迟交需要处罚或滞纳金的情况,也应由购房者作为纳税人承担,而非处罚仅履行代办手续的房产商来承担。
其实没有太大本质区别。
如果这100万在租赁一开始就付,可以直接确认480万长期应收款。
借:银行存款 100万
长期应收款 480万
贷:融资租赁资产 500万
待确认融资收益 80万
如果100万在租赁过一段时间再付,可以确认580万长期应收款。
借:长期应收款 580万
贷:融资租赁资产 500万
待确认融资收益 80万
您好,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不用担心,您的理解是正确的。当然,前提是没有就全年金额都开发票;显然,既然上面文件已经列出,您肯定知道这一点。另外,您的前提需要基于“月度申报”(按季申报就按季考虑即可,道理一样);估计这一点也没问题。
账务处理没有任何区别,只是金额不同而已。
借:应付职工薪酬——奖金(依照税法推算为含税金额)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给员工的税后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依照税法计算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借:成本费用(根据员工岗位)
贷:应付职工薪酬——奖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