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您好,如果需要入境的话,可以对照与瑞典的税收协定,看看入境时间是否超了,没超可以年企业所得税。
一、若用于租赁,且使用期超过一年,则属于固定资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三条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注:若用于销售,则属于存货(库存商品)。
二、我想重点解释一下“税负率”;因为,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从原理上讲,要依照税法计算税额;然后才有税负率。税负率是依法纳税后的结果,而不是纳税依据。顺序不可搞颠倒。
所谓“税负”或者“税负率”或者“税负预警”,这是个结果,不是起点。
比如说本年所得税额100万,计税收入2000万,税负率5%;税负率是根据所得税、计税收入这两个数据计算出的。不是说先确定个5%,再倒推所得税或者收入;这是不能倒推的,所得税需要依照税法计算,收入需要据实确认。当然,其他税种都是一个道理。比如增值税: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税负率=应纳税额/计税销售额。请注意: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是根据实际业务开具、取得发票并依法计算出来的,不是倒推出来的。推导(计算)顺序:实际业务→“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纳税额、销售额”→税负率。反过来就错了。
那么设定“税负率”或者“预警值”有什么用呢?只是参考。比如人家5%税负率,你1%,税务机关肯定会想,这是什么原因呢,需要确认(检查)一下,这是税务机关的工作。至于您1%的税负率,只要是依法、据实计算出来的,那就没有任何问题。反过来讲,您10%税负率,比人家5%高了很多;但是依照税法计算应当20%,那么您还是违反税法了。
至于具体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肯定不会有完全一样的,毕竟每个行业、每个企业经营情况并不一样。总之,应当“据实核算、依法计税”。
您好,如果你的EXCEL 版本是WPS 版,就不能实现这个功能,需要office 版本的EXCEL 才能实现。
疗养费应属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范畴,不得抵扣增值税。可将票面价税合计金额,依法按照职工福利费处理。
参考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您好,建议不动财务报表的期初数,直接在2020年的财务报表中调整。
所得税在2020年申报时再做扣除,不用更正申报2019年数据
您好, 需要交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增值税,所得税。
您好,两种方法都没问题,贵司没有风险。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号)一、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下同)的,免征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超过10万元,但扣除本期发生的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后未超过10万元的,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取得的销售额免征增值税。
(一)小规模纳税人上述税收优惠,其基础主要是指月度或者季度销售额合计,并非针对某项或者某类销售活动。打个比方,您公司是小规模纳税人,月度申报增值税,若本月全部销售额合计未超过10万元,则其全部销售额(包含销售固定资产)皆符合上述优惠条件。
(二)这儿有个特殊情况,我们直接使用数据:假设您公司本月销售货物8万元,销售不动产7万元;那么就合计超过10万元,首先来说,全部不能免税。但是,基于上述条款,扣除销售不动产之后是8万元,未超过10万元,那这个销售货物仍然可以免税。
那么,销售不动产7万元呢?其实很简单:
“销售货物8万元,销售不动产7万元”原本是不免的,然后另有条款,“销售货物8万元”可以免了。剩余“销售不动产7万元”可没有免的规定,那就原本不免、还是不免。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您也可直接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一下。
我们来参考一下(虽然只是参考,但原理应当如此)“财税〔2016〕36号”文件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一、(三)11、上述凭证是指:
(1)支付给境内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以发票为合法有效凭证。
……
(4)扣除的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向政府支付的土地价款,以省级以上(含省级)财政部门监(印)制的财政票据为合法有效凭证。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第九条……收款凭证应载明收款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及身份证号、支出项目、收款金额等相关信息。
对照来看,如果向企业付款,收款凭证似乎并没有“财政专用章”的必须要求。如果向政府付款,则需要省级以上(含省级)财政部门监(印)制的财政票据。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您也可直接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一下。
麻烦您补充一下,上述贷款利息如何形成、为什么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