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您好,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如果从该机构、场所转让动产给境内其他单位或个人应征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25%。
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四条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
您好,钱不多,不必纠结是什么款,直接记入营业外收入即可。
您好,这不属于红冲的范围,如果红冲是不符合规定的。对方发票丢失,只涉及一个税前扣除凭证问题,客户方可以凭登报声明、相关合同,贵司提供的普通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入账即可,完全没有必要那么复杂。
您好,应当不属于服务合同,仓储合同是要承担商品的保管义务,如果合同有这方面的内容,则要定性为仓储合同。
您好,问题的意思是不是,个人买了一个域名,现在要转让给境外的一家公司,境外公司支付款项不能直接对个人账户,需要由一个企业账户来收款?如果是,这属于个人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按规定计入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该交易发生在境外企业与该股东个人之间,贵司仅是收款、转款,则贵司此业务中并不发生纳税义务,但该转款,是否会受到外汇管理部门的监管以及银行机构的监管,需要向他们咨询。
借: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资产处置损益
一、从会计、税法角度讲,只要业务真实,实事求是,当然并不禁止。当然,从事某项业务,需要一些资质之类要求;比如工程资质。
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营改增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一、纳税人销售活动板房、机器设备、钢结构件等自产货物的同时提供建筑、安装服务,不属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文件印发)第四十条规定的混合销售,应分别核算货物和建筑服务的销售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或者征收率。
其中,销售货物增值税税率13%,建筑服务增值税税率9%.
麻烦您补充一下,是什么人报销取暖费?
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十条 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是指有偿提供服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但属于下列非经营活动的情形除外:……
(二)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取得工资的服务。
(三)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为聘用的员工提供服务。
因此,企业为其职工报销费用,不需要发票。(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
个人所得税方面,各地执行口径可能不太一样,您可以直接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一下。
一般不需要。(除非为了避税,初租金额明显偏低,转租金额过分高于初租金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二条 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
转租方当然并非房屋产权所有人,因而一般不需要缴纳房产税。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不是只有“工资奖金”,更不是“作为职工福利就不缴个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八条相关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上述“防暑降温费”,可以作为职工福利。参考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
这儿补充一点:工资与福利区别,很重要一点在于是否按月固定发放。
另外,关于“防暑降温费”个人所得税问题,各地执行口径可能不太一样。有的地方可能制定了免税标准,有的地方可能重点关注是否“人人有份”(只就特定高温作业人员免税)。具体情况可以直接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一下。
既然发票开具错误,理应依法红冲或者作废错误发票,然后据实重新开具正确发票。
如此,即可正常申报,而与发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