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上述各项,皆应当作为培训成本。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的定义,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
另外,业务招待费通常用于招待客户,而与取得收入没有直接关系。
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1988)国税地字第25号)5.对货物运输单、仓储保管单、财产保险单、银行借据等单据,是否贴花?对货物运输、仓储保管、财产保险、银行借款等,办理一项业务既书立合同,又开立单据的,只就合同贴花;凡不书立合同,只开立单据,以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应按照规定贴花。
因此,上述仓储业务需要依法缴纳印花税。
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也是纳入发票管理范围,因此取得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或者普通发票,皆可用于报销入账。而且国际运输不在增值税抵扣范围之内,二者也无区别;总之不能抵扣。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54号)第一条规定,《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以下简称《行程单》)纳入发票管理范围,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统一管理,套印国家税务总局发票监制章。经国家税务总局授权,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全国《行程单》的日常管理工作。
另外,基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第七条规定,企业应将与税前扣除凭证相关的资料,包括合同协议、支出依据、付款凭证等留存备查,以证实税前扣除凭证的真实性。
您好,首先员工请假半年,单位是可以不同意的,这种情况下,公司一般都是给员工两个选择,要么就直接向公司提出辞职,另外一种方式,双方签订一个劳动合同,中止协议,(这个中是中间的中)
然后在中止协议里面可以双方约定好权利义务,例如说,单位是否需要帮他交社保,如果交按什么基数交,并且这个费用,到底双方是如何约定承担的,都可以在里面做出约定。
如果员工辞职的话,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就是说,公司和员工说清楚,在你离职期间社保公司是不是帮你交,你希望公司怎么交,和公司达成一个书面的协议。
这个问题可能有些异议。
《国家税务总局个税改革后如何申报88个问题》明确:
(1)按月正常发放工资的,“是否雇员”选择“是”,填写正常工资薪金报表;
(2)不按月发放工资或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是否雇员”选择“否”,填写劳务报酬报表。
但是对于“实习生”来讲,多半“按月正常发放工资”,并且“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就是说,以上两条都符合。
另有一个文件。《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国税发〔1994〕89号)十九、关于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区分问题: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劳务报酬所得则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这里也是上述情形,可能既符合“非独立劳务活动”,又“不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未签订劳动合同)。
您也可直接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一下。
您好,看分公司与总公司如何结算,如果总公司不加价,将支付的金额开票给分公司,分公司按票付款即可。总公司按票申报销项,不涉及所得税问题。
如果总公司加价,那么总公司需将加价的部分计入收入,也需交企业所得税。总公司按票申报销项。
总分公司间一般都会有些业务往来,按与独立第三方的原则进行处理,税务风险是比较小的。
在合规上,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总分公司分开,分公司的业务由分公司自己来处理,但实际操作中不一定都能满足。
一、账务处理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二、如果利率未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则可以追溯调减所得税处理,但是需要股东开具发票。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六、关于以前年度发生应扣未扣支出的税务处理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对企业发现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收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业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该项目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企业由于上述原因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以在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抵扣,不足抵扣的,可以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或申请退税。
亏损企业追补确认以前年度未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支出,或盈利企业经过追补确认后出现亏损的,应首先调整该项支出所属年度的亏损额,然后再按照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并按前款规定处理。
一般企业弥补五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八条: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延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的通知》(财税〔2018〕76号)一、自2018年1月1日起,当年具备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以下统称资格)的企业,其具备资格年度之前5个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准予结转以后年度弥补,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
增值税销售额(不叫“收入”)与企业所得税“收入”属于不同口径,存在不一致也不奇怪;比如,对于本业务来讲,二者确实可能存在区别。
比如,您处置此项资产,增值税简易计税,取得含税价款103000元;则不含税销售额100000元。但若上述增值税业务符合“按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政策,则免征之1000元也构成企业所得税之财产转让收入,即此处是101000元。
“纳税人外购货物自用,不需要为自己开具发票。但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交通法实施条例》和《机动车登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102号令)要求,机动车初次登记时须提供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作为特殊情况,汽车4S店外购的自用车辆可向本单位开具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规定的虚开发票行为。”
——此观点来自于网络;本人认为很有道理。但确实并无官方、权威答复,建议您直接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一下。
应当于支付款项时履行代扣义务,次月申报期内申报解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第八条: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四条:扣缴义务人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另外,若纳税人代开发票时已经预缴个人所得税,则预缴部分于代扣时减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