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您好,可以,不要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发票应当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
按照您的描述,这种发票开具似乎并不规范;谨慎起见,建议您直接致电当地12366热线电话咨询一下。
您好,符合统借统还条件的,可享受免税优惠。否则,需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B公司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根据财税2016 36号规定统借统还条件如下:“统借统还业务中,企业集团或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以及集团所属财务公司按不高于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或者支付的债券票面利率水平,向企业集团或者集团内下属单位收取的利息。统借方向资金使用单位收取的利息,高于支付给金融机构借款利率水平或者支付的债券票面利率水平的,应全额缴纳增值税。统借统还业务,是指:〔1〕企业集团或者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或对外发行债券取得资金后,将所借资金分拨给下属单位(包括独立核算单位和非独立核算单位,下同),并向下属单位收取用于归还金融机构或债券购买方本息的业务。〔2〕企业集团向金融机构借款或对外发行债券取得资金后,由集团所属财务公司与企业集团或者集团内下属单位签订统借统还贷款合同并分拨资金,并向企业集团或者集团内下属单位收取本息,再转付企业集团,由企业集团统一归还金融机构或债券购买方的业务。”
所谓企业集团:1.根据《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和国市监企注〔2018〕139号规定,企业集团的成员公司认定证据,包括企业集团章程、企业集团信息公示或者已经取得的《企业集团登记证》。名称中包含集团名称或简称并非必需要件,并且对注册资本和数量不做审查要求。2.如果集团已经取得集团登记证的,则对公示不作要求。
企业所得税方面,对于银行借款利息和B公司借款利息的差额,不应当由A公司负担,实务中税务机关往往据此不允许税前扣除,因此建议按照同样的利率水平向B公司收取。
您好,取得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资金,如果要做不征税收入处理,须满足财税2011 70号文的要求,即:县以上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拨付的,有拨付文件、管理办法,同时企业收到后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如不符合,则一次性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贵司收到这笔款,可根据70号文的要求进行企业所得税处理。账务处理可依据会计准则要求进行,有税会差异的,通过申报表进行纳税调整。
您好,根据小微企业的条件,人数、资产总额、应纳税所得额三个条件都需要满足,不满足则不适用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一个解决方法是,在整个业务不受大的影响情况下,能否将企业分拆,分拆后就适合了。当然,这中间要注意周密安排、综合考虑。
您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五)经营所得,是指:1.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因此,是按经营所得进行申报,并需要在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进行汇算清缴。要注意区分个人独资企业与一人有限公司。
您好,1.不存在,只要利润分配条款是真实的,也不存在公司将红利再转付给个人股东等情形。个人实际没有取得股息的,自然不能征收。
2.不存在。但是合伙企业根据国税函2001
84号文规定,应当由合伙人按照股息红利项目缴纳所得税。对于公司合伙人,由于不符合税法规定的“直接投资”条件,很多地方不准许享受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免税优惠。
国税函2001
84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合伙企业名义对外投资分回利息或者股息、红利的,应按《通知》所附规定的第五条精神确定各个投资者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分别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您好,一、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 -成本、费用及损失 -起征点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二、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
1、查账征收:要求个体工商户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的凭证记账核算,在缴纳个税时按照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及损失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适用的税率计算缴纳个税。
2、定期定额征收:是对没有设置账簿的个体工商户,税务机关依法按程序核定纳税人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应纳税经营额或所得额,从而确定其应纳税额的征收方式。影响其个人所得税的因素是营业额和个人所得税征收率。
您好,财政部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资产评估增值处理的复函 财会二字〔1995〕25号明确,资产重估增值只有在法定重估和企业产权变动的情况下,才能调整被重估资产帐面价值。法定重估一般是指国家规定进行的清产核资。所以,贵司用土地评估增值增加实收资本是不合规的。但是,我本人查帐过程中,确实遇到过这样处理的,但这样处理,评估增值部分,如果计提折旧或摊销是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企业的固定资产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
您好,私车公用属于民事行为,民事行为的特点是,法无禁止则可行,目前,未有相关法律禁止这种行为。
您不必纠结此事,开票适用何种税率,取决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具体标准可查阅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及其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财税〔2016〕36号”文件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四十五条。
至于您说“是本月的业务但是结算单未出金额无法确定”,这句话本身就是矛盾;或者说,此事应由您自行解决,而与税法无关:税法上,或者业务发生、金额确定;或者金额未定、业务未发生。打个比方,考试时,您告诉老师,这道题我真的会做但是不知道答案是什么,这算是会做吗?
再谈一个逻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填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开具发票。显然,我们知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确认条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乃是五项必要条件之一。(当然,开具发票另有一种时点规定,即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讲明道理。)
您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
贵司取得的青苗补偿费只要不属于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就应当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