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构成。但是,此项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对应结转科目,与工资一样,也是“在建工程”。同样,管理人员工资、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结转管理费用科目。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所称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您需要根据上述公益捐赠概念确认您的捐赠是否属于公益性捐赠,如果属于,可以按上述限额扣除方式扣除。
关于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结转扣除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15号规定:
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慈善活动、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同时公益性捐赠要取得省级以上(含省级)财政部门印制并加盖接受捐赠单位印章的公益性捐赠票据,或加盖接受捐赠单位印章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据联,方可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所得税小微概念: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可以确认为小型微利企业。
增值税没有小微的说法,增值税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是指连续12个月或连续四个季度销售额不超过500万的纳税人。
首先,您提及的开票方式肯定不行。既然作为“混合销售”,则建筑公司一并混合为“建筑服务”,票面如果出现“设备 9%”,那就是错票了。这个情形,可以在备注注明设备金额,再加上相关合同协议、结算清单等资料,也就能够证明实际情况了。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一下;总之就是程序问题,政策以及实际情况(购买了设备)是没有问题的。
毫无疑问,这是包含的。虽然没有税法明确,但这根本不需要税法明确。打个比方:工资表10000元,扣社保、个税2000元,打到银行卡8000元,那么这个人工资就是10000元,这儿没有任何可以争议的。(如果说2000元没有支付给员工,难道公司欠了工资?或者说,这与公司给员工10000元,员工自己去交社保、个税2000元,结果是一样的,只不过公司代劳而已。)
对您提到的大额样品。免费不免进品环节的增值税及关税。
缴纳的关税可以作为样品成本,增值税可以正常抵扣。
按照一般贸易品报关没有必要。缴纳关税增值税即可。否则无对外付款可能造成额外的困扰。
报关流程:
一、 提供到货通知书、正本提单或电放保函及换单费等换取进口提货单。
二、 准备进口报关所需单证
1、必备单证:货物装箱单、发票、合同一式一份、报关、报检委托书各一份。
2、从欧盟、美国、韩国、日本进口货物,如是木制包装箱的需提供热处理证书或植物检疫证书,如是非木制的提供无木制包包装。
3、税则所规定的各项证件(如进口许可证、机电证、重要工业品证书)
4、有减免税手册的提供减免税证明手册。
三、进口申报后如海关审价需要,需提供相关价格证明。如信用证、保单、原厂发票、招标书等海关所要求的文件。
四、海关打印税单后,需在7个工作日缴纳税费。如超过期限,海关按日计征滞纳金。
五、报关查验放行后,需及时缴纳报关、报检代垫代办费。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83号) 三、关于产权转移书据的印花税:
企业因改制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免予贴花。
因此,上述情形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您也可直接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一下。
可以通过职工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列支,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当然,这属于“任职受雇”相关,应当与当期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八条相关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号)等文件规定,成品油消费税征税范围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等。
除此之外,不需要缴纳消费税。当然,若以上面油品作为“密封油”,或者用于“密封”,自然需要缴纳。
政策构成:
(一)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号”: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3号”: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因此,2023、2024年度,小型微利企业执行5%的实际企业所得税税负,即:
25%×20%=5%(注:没有5%税率,这是“税负”)
注: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规定: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因此,属于居民个人还是非居民个人,应当按照一个纳税年度判定。
是的,这些属于价外费用,需要缴纳增值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条例第六条第一款所称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