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如何合并子公司预算
匿名用户
                                    
                                    
                                    提问于 2022-02-12 13:22
                                合并预算报表都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预算报表为基础编制的,反映了母公司及其全部的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的整体在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
(一) 编制主体
合并预算报表的主体是母公司,母公司是企业集团中能控制其他公司的核心公司。
(二) 编制方法
合并预算报表反映的是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由于企业集团内关联交易的存在,在以个别企业的预算报表合并过程中,必然包含有重复计算的因素,因此,在编制预算报表的时候,必须将这些重复的因素予以剔除。
(三) 编制程序
1.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
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使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保持一致,同时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使子公司的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一致。
2.编制合并工作底稿
合并工作底稿的作用是为合并预算报表的编制提供基础,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报表各项金额进行汇总和抵消处理,最终计算得出合并预算报表和项目的合并金额。
3.编制调整分录和抵消分录
编制合并报表时,由于未达账项的存在,关联交易在企业集团相关关联方的个别报表中往往体现的不一致,这时,需要编制调整分录将其调整一致,为抵消关联交易做好准备。由于关联方的预算编制人员的专业判断不同,或者是信息沟通不充分,很有可能会发生关联交易在企业集团相关关联方的个人报表中体现得不一致的情况,因此编制合并报表时,也要编制调整分录将关联交易调整为一致。
编制合并资产负债预算表需要进行的抵消处理项目有:(1)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消处理。(2)内部债权与债务的抵消处理。(3)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消处理。(4)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消处理。
编制合并利润预算表时需要进行抵消处理的项目有:(1)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项目。在此处需要根据历史数据和负责编制报表人员的职业判断来判定母子公司之间销售的商品在期末是否能够全部实现对外销售,若没有实现期末留存存货比例是多少,然后根据情况作出调整分录。(2)内部购进商品做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使用时的抵消处理。从整个企业集团看,并没有增加企业的收入,也没有增加企业的资产,此时应该把增加的部分相抵消,借记“营业收入”贷记“固定资产-原价”,对于提取的摊销和折旧应借记“固定资产-原价”,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3)内部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等减值准备的抵消处理。(4)内部债券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的抵消处理。(5)内部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消处理。(6)内部租赁房屋、提供服务等“其他业务收入”与“管理费用”间的抵消处理。(7)以前年度内部交易剩余存货过渡到当期的抵消处理。
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表时需要进行抵消处理的项目有:(1)企业集团内部当期预计因为母公司对子公司持股所取得投资收益而受到的现金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2)企业集团内部因为母公司与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债务,并且预期会因以现金结算这些债权与债务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3)企业集团内部预计相互销售商品所形成的现金流入或流出。(4)企业集团内部因为相互之间出售、处置、购入固定资产形成的现金流入和流出。(5)企业集团之间预计往来资金代垫所形成的现金流入或流出。(6)企业集团之间相互投资所形成投资性质现金流入或流出。
4.编制合并工作底稿,合并工作底稿就是把调整抵消数额与个别子公司数儿以及母公司数儿进行加减计算出合并预算报表中相关项目合并金额在母公司和子公司经适当调整后的报表各项目加总金额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出合并预算表中各项目和合并金额。
5.编制合并预算报表,做完全面工作之后,根据合并工作底稿来编制合并预算报表,把相关项目数据填制在表格内,完成合并预算报表。
                                                                
                                                            
                                                        
                                                        
                                                    
                                                
                                                
                                            
                                            财税〔2016〕36号附件2规定,不征收增值税项目,5.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其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
如果符合上述情形,资产一起划转给对方,不征收增值税,如果有偿转让需要缴纳增值税,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无偿与债权负债劳动力一并转让,还是单独做价转让。
                                                                
                                                            
                                                        
                                                        
                                                    
                                                
                                                
                                            
                                            国有企业从政府手中购买土地后,若政府收回土地并支付补偿金,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 政策性搬迁补偿 和 非政策性土地收回补偿 两种情形:
1、政策性搬迁
如果土地收回属于 政策性搬迁(如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利益需要),补偿金的税务处理依据 《企业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0号):
补偿款可递延纳税:企业可在 最长5年内 暂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搬迁完成后进行清算。
扣除搬迁支出后的余额计税:搬迁收入扣除重置固定资产、技术改造、职工安置等费用后的净收益,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 非政策性土地收回补偿
若土地收回 不属于政策性搬迁(如商业开发、企业主动申请等),则补偿金需按 一般收入 处理:一次性计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补偿款扣除土地账面价值及相关费用后的余额,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您好,已经发送您QQ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