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老师您好:我单位现在想投资三个小公司每个公司占股60%,现在想请问老师,我们是用公司投资还是用个人投资呢,哪个投资方式最好呢?现在是认缴制投资以后我们单位怎么做会计处理呢。
关于个人名义投资还是以公司名义投资,对上市公司有些影响。
比如利益分配,个人所得税的筹划空间,未来融资,股权激励等这些因素都是公司投资为好。 但贵公司投资的都是小公司,如果个人投资,未来是信用社会,只有一个公司出现问题,股东个人诚信就会被影响。综合比较,建议公司投资为好。
认缴制下的投资根据股东投入的实际资本来记账,比如说一开始注册,没有投资
实收资本就是0, 投资50万,会计处理就是借:银行存款 50万 贷:实收资本 50万
未缴足部分不能记账。
这个问题建议您咨询一下律师更合适。
我个人理解,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和我们与客户签订的买卖合同等都是一样的,是遵循双方意愿前提下签订的,签订了就说明你是认可的,现在以有更低利率来起诉,法院应该不会受理的,这个是买卖自愿原则,对方也没有以胁迫等手段或诱导签订合同。
根据您的描述,新增股东750万,占10%股份,也就意味股东决定公司是价值7500万,如果这样之前占比80%的股东,当时出资400万(500*80%)增资后占比60%,倒推出来增资后的注册资本应该为666.67万(400/60%),所以新增股东出资750万,占比15%,计入到实收资本科目为66.67万(666.67*15%),其余部分683.33(750-66.67)计入资本公积;另一个原股东增资750万,占比达到30%,那么其新出的750万,计入实收资本的应该为100万,这样原出资100(500*20%)加上本次新增100,合计200万,占比正好是30%(200/666.67),这个股东超过计入实收资本的部分650万(750-100)也计入到资本公积,所以资本公积合计1333.33万元,实收资本合计666.67万元(66.67+400+200),合计所有者权益2000。
而不是像你所说的增资后注册资本2000,如果注册资本2000,原股东持股比例就变成20%了(400/2000),这样未来分红就少了啊,如果这样就可以理解为您现在增资实际就是把本属于原80%股东的利润转给了其他方了,就涉及个税问题了。
如果按我所说不会视为转让,就是增资,增资后股东发生变化需要到税务系统更新备案信息。
A 3000万*60%=1800万
B 3000万*40%=1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