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中心
选课中心
民企老总经验谈:做预算,该先抓大数还是算细账?
来源:悦财
时间:2025-09-04 11:16

摘要:预算破局先抓 “大数”,再抠 “细节”。

01

初入民企

预算从零启动

 

八月的上海,热得像个蒸笼。我的前事业部负责人老王,特意约我吃饭 —— 这位年近五十的职场老兵,在外企摸爬滚打多年,去年 9 月落脚于一家年收入 20 多亿的医疗民企,任营销负责人,直接向创始人汇报。

 

刚到岗,恰好撞上预算季。当老王提出要开预算会时,团队却告诉他:公司从没做过真正的预算。

 

他给了 12 个事业部 1 个月准备时间,约定十一后逐一汇报。可第一个事业部负责人带来的 88 页 PPT,满篇是产品介绍、市场活动和客户关系,却对明年的收入、利润目标只字未提

 

“明年收入目标多少?” 老王问。

事业部负责人愣了愣:“争取做 3 个亿,老板。”

“那 3 个亿能不能拆成按产品、按团队的明细?”

对方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明年的利润能做多少”老王追问。

“公司以前没要求过算利润,我也不清楚事业部利润该怎么算。”事业部负责人有些沮丧地答道。


12 个事业部,12 种汇报逻辑,拿着12份PPT,完全凑不出公司明年的总收入目标,就更别提利润了。

 

02

利润预算

民企预算的 “硬骨头”

 

第一轮预算碰壁后,老王调整策略:给 12 个事业部发了统一模板,明确要求填收入和利润目标,同时拉财务部同事加入预算团队,帮忙推进利润预算。

 

财务部的老会计们,先内部开了场 “讨论会”,倒出两个核心难题:

 

第一,老板要12 个事业部的单独利润表,但公司营销线600 多人只设了一个成本中心 ——12 个事业部的费用全在“一口锅” 里核算,从没 “分过灶”,过往事业部利润根本算不出来;

 

第二,老板要的不只是历史数据,更是未来利润预测。可大家从没做过正经预算,怎么预测明年的收入、费用,完全一头雾水。

 

但 “锅” 不能扣在财务身上。财务负责人思来想去,给各事业部设计了一套近十页的复杂报表:

 

人力成本:要填明年每一个计划招聘的人头,还要核算五险一金、猎头费甚至遣散费;

 

市场费用:得写清明年每个区域、每场主要活动的费用;

 

差旅费用:要细化到具体区域,列明差旅预算明细。

 

报表第一页是利润表,可财务没给任何事业部过往的利润数据,反而要求业务端填未来 3 年的利润细节。

 

表单设计完,财务部发给各事业部负责人,还抄送给老王,强调 “预算是业务的事,得业务自己填”

 

可此时距离下次汇报只剩 6 天,且大多事业部负责人是人生第一次填利润表。他们最关心的不是 “怎么填”,而是 “老王看了表会做什么决策”。听说 “利润高的事业部分配更多费用”后,大家才算有了 “方向”。

 

汇报时,各事业部负责人报出的销售利润(用毛利减去销售费用,不含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比公司整体高了 20%

 

拿着 12 份 “虚高” 的利润表,老王心里越来越沉:这家公司的管理差距,比他预想的大得多,而且改善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之后半年,老王反复和财务、人事、IT 团队沟通,终于理清了核心症结:

 

1.后台能力不足:财务、IT、人事团队的专业能力,完全支撑不了预算、分析、激励等管理流程;

 

2.系统沦为摆设:公司花钱买了预算系统 EPM,好几年了却没人真正会用,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3.数据治理是 “持久战”:记账源头就缺了成本中心、利润中心、WBS 等关键维度,要重新梳理记账逻辑、拿到完整年度数据,至少需要 1-2 年时间;

 

4.创始人投资难推动: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换人、升级系统每年得花两三千万,可短期内看不到明显收益,说服老板投这笔钱几乎是 “不可能任务”。

 

03

预算破局先抓 “大数”,

再抠 “细节”

 

“真的太难了。” 老王叹着气,“今年的预算到底该怎么办?”

 

我分享了自己初入民企做预算的经历:

 

一开始,我花了 2 个月试图梳理公司底层数据,想给创始人做深度分析,最后却不得不放弃。我跟创始人说:“Garbage in, garbage out(错误的数据,只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创始人起初有些沮丧,但很快转了思路:“月思,咱们何必捡芝麻?抱西瓜不是更好吗?既然算不清过去的数,那就做未来的数 —— 把未来 10 年的利润大数凑一凑,10 亿甚至 50 亿以内的差距先忽略,先把大框架搭起来,看看能发现什么。”

 

这番话点醒了我。之后 4 个月,我把研产销未来 10 年的数字串起来,做出了公司第一张战略预算利润表。这张表虽然不精准,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价值 —— 我们第一次坐下来讨论:

 

未来哪一年会遇到收入增长的卡点?

利润率会比现在高还是低?从哪年开始会出现挑战?

什么时候可能面临现金流风险,又什么时候会有资金富余?

未来公司人数会怎么变化?组织架构将如何演变?

公司市值会走怎样的曲线,最终能到什么水平?

 

最初我想从 “细化数据、做深度分析” 切入,却发现卡在了 “业绩铁三角” 的分析环节;换个思路从“战略预算” 入手,把 “捡芝麻” 改成 “抱西瓜”,反而一下子打开了局面。

 

图片

 

“‘捡芝麻’和‘抱西瓜’具体有什么区别?” 老王问我。

 

4个区别,我解释道:

 

第一,颗粒度不同:“捡芝麻” 要做 12 个事业部的细节,现阶段的数据质量还做不到;“抱西瓜” 只需要聚焦公司整体,可操作性高了得多;

 

第二,视角更全面:把研产销串起来看,比只盯着营销更有意义 —— 比如现在研发管线若大面积向前推进成功,未来产能可能要扩 4 倍,现在不规划,将来产品生产不出来就是大风险;

 

第三,时间线拉长方见研发真实力:医药研发周期超 10 年,只做3 年预算很难看到公司研发项目的真实回报;拉到 10 年,研发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才真正清晰起来;

 

第四,预警重大风险:过去公司不知道未来会有利润下滑、现金流短缺的风险,而通过 “算大数、看长期”,老板能提前心里有数 —— 预防大风险,比抓细节对公司有意义得多。

 

老王沉默了许久,缓缓说:“原来民企第一步管理,不是抓细节,而是看宏观、看大数,这和我之前的思路完全不一样。”

 

04

财务团队调整民企该 “换” 

什么样的人?

 

“**,还有个事想跟你商量。” 老王接着说,“现在公司财务能力跟不上,你觉得该换人吗?

 

如果换,该换民企的人还是外企的人?是换华为的人还是咱们医疗行业的人?”

 

我说,这个问题得结合公司 “土壤”和发展阶段,逐步布局,不能急:

 

第一,换财务≠换业务,公司财务必须是董事长信任的人。业务、人事你可以主导调整,但财权归董事会,换财务的决策得董事长拍板。而且这个人必须是他信任的,不是你老王的 “自己人”—— 如果让董事长觉得你在“夺财权”,容易引发大危机。

 

第二,先补 “战略财务”,再建 “财务 BP”。如果有机会,第一步可以先招一个战略财务(招一个高管带一个小团队,或者请高级顾问、咨询公司),但这种人可遇不可求,得主动去市场上拜访、诚心邀请;至于大面积招销售财务 BP,最好等战略财务跑 1-2 年、做出阶段性成果(核心是让创始人认可财务管理价值)后再推进。

 

第三,人才来源优先选 “对口行业”。建议是医药行业精深的人,或是快消品行业的(和医药属性较近),适配度会更高。

 

我还提醒老王,外企和民企对人才的需求完全不同 —— 民企更需要能 “建体系” 的人,一般的外企人是被体系赋能的人,做不了这样的事。找这类人得先做 “功课”:

 

第一,先摸透市场:拜访医药行业优秀财务 BP、高管,以及资深猎头、咨询公司,搞清楚市面上有哪些合适的人和机构,他们的能力段位、成功案例、擅长领域是什么;

 

第二,放眼全球看人才:欧美、新加坡、日本等地的华人人才,通过他们了解全球顶级医药企业的最佳财务管理实践;

 

第三,做长期人才规划:明确 1-5 年内,什么时间点需要什么样的人,哪些要招到内部,哪些可以靠咨询合作,哪些可以纳入外部专家库;

 

第四,多花时间 “拜明白人”:我们现在要放低身份,去市场上拜明白人。就好像“刘备三顾茅庐”一样,不能仅通过猎头,高高在上地去面人。而是虚心求教,花 3-6 个月时间像拜客户一样去拜访 50个人。有明白人,是“建体系”成功的第一步。

 

“是啊,管理从来都是水磨的功夫。” 老王感慨,“任何认知、任何体系的建立,都得花大量时间,才能看到结果。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临走前,老王总结了今天的讨论:去年第一次在民企上预算,有几个核心误区:

 

第一,入手点:去年太执着于事业部利润表的细节、营销线的利润、3 年的短期数字,现在看来这些切入点都值得商榷。

 

第二,用错人:过去认为是个外企“见过体系”的人,都能来民企干。实际上民企要0-1“建体系”,需要的是顶级人才,需要耐心搜寻,用对人。

 

第三,时间长:过去以为这套管理体系,用个一年多就可以建起来。但是现在看来,完全不是如此。许多中国成功企业花了5-7年时间也是初见成效。

 

如果能建成财务管理体系,对公司来说绝对是‘难而正确’的事,必须做。

 

接下来,他的核心工作是先学习成功企业的案例,争取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找到顶级人才,共建这一事业。

 

老王迈着坚定的步子离开了,他还是我认识的他,那个坚韧到有点伟大的领导者。

 

我知道,他一定会把这件事做成。2026年的预算,一定比2025更好,一起加油!

 

 

声明:此网站所刊载文章、图片等,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若因客观原因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敬请与我们联系及时依法删除或修改处理。
 
这里有更多的财税信息、更专业的政策解读、最激烈的热点碰撞,还有海量的免费课程体验,欢迎加入财税讨论群(微信号:linkedf-fans)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提示

重置密码成功

已重置该账号登录密码
确定
提示

短信验证码发送成功

验证码已发送到您的手机,请查看手机短信后填写。
(短信验证码30分钟内有效)
确定
提示

邮箱验证码发送成功

验证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
(短信验证码30分钟内有效)
确定
选择登录账号

该手机号对应多个账号,请选择

选好了,确认登录
提示

一个铂略账号只能关联绑定一个微信账号。
您的铂略账号已关联绑定过其他微信账号,您可登录铂略PC官网、
APP或拨打铂略客服电话(400-616-3899)解除绑定。解除绑定
后,请再与当前微信账号进行绑定。

知道了
提示

一个铂略账号只能关联绑定一个QQ账号。
您的铂略账号已关联绑定过其他QQ账号,您可登录铂略PC官网、
APP或拨打铂略客服电话(400-616-3899)解除绑定。解除绑定
后,请再与当前QQ账号进行绑定。

知道了
提示

一个铂略账号只能关联绑定一个新浪账号。
您的铂略账号已关联绑定过其他新浪账号,您可登录铂略PC官网、
APP或拨打铂略客服电话(400-616-3899)解除绑定。解除绑定
后,请再与当前新浪账号进行绑定。

知道了
提示

一个铂略账号只能关联绑定一个手机号码。
您的铂略账号已关联绑定过其他手机号码,您可登录铂略PC官网、
APP或拨打铂略客服电话(400-616-3899)解除绑定。解除绑定
后,请再与当前手机号码进行绑定。

知道了
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学习时长规则说明

1、学习时长指用户看课所用的实际时间,也就是说一个用户一天的学习时长最多为24小时。

2、一个用户一天中的同一时刻如果播放多门课,只有最先进入的一门课计入该时刻的学习时长,如例1。

3、用户倍速播放时产生的学习时长以实际时间为准,如例2。

例1:用户某天9点到10点在PC上看了A课,9点30分到10点30分在手机上看了B课,那么学习时长为1.5小时,其中A课1小时,B课0.5小时。

例2:用户以2倍速观看了1小时的课程,那么学习时长为0.5小时。

*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统计与学习时长无关,是以在整个课程内容中,已观看部分的覆盖情况来判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