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借款利息
匿名用户
提问于 2015-09-22 13:39
以前企业只能向个人借款,企业间借款必须走委托贷款。现在早已取消限制了。企业间借款现在完全合法。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银行同期利息四倍以下的不属于高利贷,超过四倍的也没有后果,只是借方可以不予支付而已。财税上需要注意,利息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企业间借款,需要到当地税务局完税,凭发票入账。可以作为财务费用。
既然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这确实是个老制度了,2006年开始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那么收到政府补贴(以上二项),则应计入“补贴收入”这个会计科目(若未设置此科目,那么计入“营业外收入”也行,影响不大)。
其实,可以分别计算上述指标(利润、收入、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费用)变动数,从各变动数大小可知影响大小。
比如:
利润下降了1000万元:收入减少300万元,材料成本增加400万元、人工成本增加200万元、费用增加100万元。那么,材料成本增加则是导致利润下降影响最大的原因。
这个主要通过设置一些指标进行评价。
一、 人力资源效率评价指标
包括工作量与产能指标(人均处理量/完成量,任务完成周期/响应时间)、质量与效果指标(工作准确率/错误率,客户满意度,服务质量协议达成率)、成本与效益指标(单位产出的人力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占比)等。
二、 资源效率评价
包括预算与费用控制指标(预算执行率/偏差率,单位运营成本)、资产利用指标(固定资产利用率,软件/系统使用率与价值回报)、流程优化指标(自动化率/数字化率,流程周期缩短)等。
当然,相关指标需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