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管理会计
1871个问题
14921人关注
一、如果签订劳动合同,具有任职、受雇性质,则按照工资薪金所得代扣代缴。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二、若非上述员工、雇员,而只是单纯支付服务费,则按照劳务报酬所得代扣代缴。
劳务报酬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第六条、第八条
上述各项,也包括其他项目,若能明确区分,则将之分别归属于一般计税依法抵扣或者归属于简易计税而不得抵扣。若无法区分,则按照比例计算抵扣,其公式为: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销售额+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
(我并非不直接回复您的问题,只是回答问题需要基于“事实”,比如“广告支出”,这项支出用于哪个项目,能否区分,需要您来提供这个“事实”,我才可依照上述原则来回复您。)
原则上,如果属于上年全职员工,则应以上年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若为新入职员工,则可按照起薪当月工资确定。具体情况,也可向当地社保主管部门或者代收机关(税务机关)了解一下。
一般来讲,纳税义务发生通常与销售实现、收入确认相关。如上所述,若属于“新职场”的销售业务,则相应税款确应归属于“新职场”的主管税务机关。
你是事务所的话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如果是公司内部审计团队,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支付违约金从性质上来讲应该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更合适。
不算。“无偿赠送”才要视同销售;显然,此非“无偿”,而是有条件(交物业费)“赠送”,这是“捆绑销售”。
有几个相关资料可供参考。
(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价款扣除时间等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86号)七、纳税人出租不动产,租赁合同中约定免租期的,不属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文件印发)第十四条规定的视同销售服务。
(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 )三、企业以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本企业商品的,不属于捐赠,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的销售收入。
(三)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全面推开营改增有关政策问题的解答(之五)十三、关于保险公司销售保险时赠送促销品征收增值税问题:保险公司销售保险时,附带赠送客户的促销品,如刀具、加油卡等货物,不按视同销售处理。
需要缴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三条、第四条相关规定,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税率为12%。
如果需要偿还,则可计入“长期应付款”科目。
如果无需偿还,则视具体情况,计入递延收益科目或者冲减相关成本费用,或者计入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如果需要偿还,则可计入“长期应付款”科目。
如果无需偿还,则视具体情况,计入递延收益科目或者冲减相关成本费用,或者计入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应该是B欠A吧?理论上是可以的,可以签订多方债权互抵协议,相当于由政府直接抵房给F然后,所有欠款全部结清。
但实操中可能会取决很多因素,比如征服是否配合这么做。
不需要。
一、发票不是印花税应税凭证。
二、若签订了借款合同,则需要按照万分之零点五计算缴纳印花税。
视频
视频 测
视频 测
视频 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