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应当正确理解:
比如说,您的生产流程,必须得400人才能运转,那您企业总不能辞掉100个工人吧?当然,弄虚作假更是违法。再比如,资产总额不能超过5000万,可您6000万了,那您公司总不能从银行取出1000万来,然后扔了吧?
符合条件自可享受,若不符合,总不能为了享受优惠,而“因小失大”呀。
不好意思,我没有明白您的意思呀。
税收角度:
若该D级单位直接责任人(含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在被投资单位负责经营或被投资单位由该直接责任人注册登记的,则该被投资企业会被直接判定为D级。
参考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12号)第三十四条、及其解读第三条第(九)项。
工商和法律角度不是很熟悉,帮您搜索了一下,仅供参考,可以咨询一下律师。
工商角度:
商业信誉受损 :其他主体公司的工商问题,如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可能会导致 A 的商业信誉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 B 基金的声誉和市场形象,使投资者对 B 基金产生质疑,可能导致投资者信心下降、基金赎回增加等。
关联企业监管风险 :工商部门可能会对 B 基金进行关联审查,核实其是否存在利用关联关系进行违法违规行为,如利益输送、不正当竞争等,一旦发现问题,B 基金将面临相应的处罚和整改要求。
法定代表人任职限制 :如果其他主体公司因工商违法行为导致营业执照被吊销,A 作为其法定代表人可能会被列入工商系统黑名单,在一定期限内无法担任其他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高管,从而影响 B 基金的管理和运营稳定性。
法律方面:
民事责任承担 :如果 A 在担任其他主体公司法人期间,因自身过错或公司行为导致他人遭受损失,且 B 基金的业务与之存在关联,A 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而 B 基金也可能因此面临被诉讼或索赔的风险。
刑事责任风险 :若其他主体公司的行为构成犯罪,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合同诈骗罪等,A 作为法定代表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这将严重影响 B 基金的正常运营和管理决策,甚至可能导致基金业务中断。
法人人格否认风险 :当 A 滥用其对多个公司的控制权,使多个被控制公司的财产混同或发生利益输送,逃避债务或税收等义务时,债权人或税务机关可能会依据《公司法》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要求 A 以及关联的 B 基金等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计提盈余公积是在单体企业进行集体,根据《公司法》第166条,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10%的法定盈余公积,但前提是母公司自身报表有净利润。若母公司报表亏损,则无需提取。
如果确定是依据集团合并报表利润上缴,由于母公司没有利润也是不需要计提法定公积金,直接计算上交金额。
这里说的是税款所属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