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标准利润表,并无上述表格内各明细项目。况且,您只是“管理费用”下面明细变动,自然不应涉及“税金及附加”项目。因此,您的表格估计是格式设置错误。
你是说适用所得税税前一次性扣除政策吗?
不可以的,适用该政策只限在采购当年。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的账务处理您参考:
1、取得时:
(1)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所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贷:银行存款等(初始投资成本)
营业外收入(差额)
(2)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所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
2、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持股比例)
贷:投资收益
3、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时:
先减记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再冲长期权益的账面价值;若还有额外的损失承担义务需确认预计负债。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长期应收款等/预计负债(如涉及按顺序)
4、被投资单位亏损后,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
先冲减原已确认的预计负债;再恢复长期权益的账面价值;最后恢复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借:预计负债/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如涉及按顺序)
贷:投资收益
5、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
(1)宣告时: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发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6、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7、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润分配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处置时:
①借:银行存款等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可借可贷)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可借可贷)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可借可贷)
投资收益(可借可贷)
②借:其他综合收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注意:以上这些分录,您单位可能不是全部涉及。您可以结合《企业会计准则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以及您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这个情况,严格且谨慎起见,应当该付给谁就付给谁。如果款项打错,则应当退回重新打款。如果照上面所述,既可能会有涉税风险,也可能会有法律、经济方面的争议。
小企业会计准则采取未来适用法。也就是说,这个情况,可以不调整;也可以调整,即冲回多提部分,直接调整于当年损益即可。
借:累计折旧
贷:成本费用科目(就是当时借方对应科目)
不可以的。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人转让不动产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4号)相关规定,一般纳税人转让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如上所述,出租方2017年才成立,自然不可能“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不动产”。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应收账款
债权损失税前扣除,视具体情况留存备查相关资料。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坏账损失应依据以下相关证据材料确认:
(一)相关事项合同、协议或说明;
(二)属于债务人破产清算的,应有人民法院的破产、清算公告;
(三)属于诉讼案件的,应出具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裁决书或仲裁机构的仲裁书,或者被法院裁定终(中)止执行的法律文书;
(四)属于债务人停止营业的,应有工商部门注销、吊销营业执照证明;
(五)属于债务人死亡、失踪的,应有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对债务人个人的死亡、失踪证明;
(六)属于债务重组的,应有债务重组协议及其债务人重组收益纳税情况说明;
(七)属于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而无法收回的,应有债务人受灾情况说明以及放弃债权申明。
均应该计入“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填列,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虽然会计上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但这笔现金流出实质上是股息红利组成部分。
想适用小微政策吗?资产总额超5000就不满足条件了,你所说筹划指的是哪方面?三个指标是硬性的,超标就不能适用了。
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条件,应当正确理解:
比如说,您的生产流程,必须得400人才能运转,那您企业总不能辞掉100个工人吧?当然,弄虚作假更是违法。再比如,资产总额不能超过5000万,可您6000万了,那您公司总不能从银行取出1000万来,然后扔了吧?
符合条件自可享受,若不符合,总不能为了享受优惠,而“因小失大”呀。
您公司对于子公司利润,是否进行了账务处理了呢?
视频
视频
视频
视频 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