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实施条例第七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四)项所称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您说的长期待摊费用按会计摊销金额填写账载金额列次,税收金额列次比较会计摊销期限是否低于最低3年,不低于的情况下,和会计账载金额一致就可以,否则按最低摊销三年计算金额填写税收金额列次,差额做调增。
《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国税发〔1994〕89号)规定: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差旅费补贴须有标准,不得滥用;具体标准建议直接咨询一下当地税务机关或者财政部门。变相发放工资性补贴、津贴,需要并入“工资薪金所得”,一并征收个人所得税。
您是说返给客户现金吗?相应冲减所确认的收入以及销项税额即可。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
这属于供应商给您公司销售折让,若此前已经开具发票,则应当据实开具红字发票,您公司据此冲减相关成本及进项税额。当然,若尚未开票,也可直接按照折让后金额开票。
具体做什么报表填写呢?有没有填报说明呢?
企业在对外申报数据时填写的纳税总额,通常是指企业自身作为纳税主体直接承担的税费,例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而代扣代缴职工的个人所得税,虽然由企业代为扣缴,但纳税义务人实际是员工个人,因此这部分税款一般不包含在企业的纳税总额中。
关于是否属于“环境保护专用设备”,您可以对照一下《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17 年版) 》(因为里面有具体的性能参数)。
企业所得税优惠方面,一是如果单价未超过500万元,可以执行一次扣除政策;二是如果符合目录条件,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第一种:若转运属于生产或销售的必要环节(如将原材料从总仓调拨至生产车间仓库,或产成品调拨至销售网点),运费应计入存货成本,作为货物采购或生产的直接费用。
若转运仅出于管理需求(如仓库间平衡库存),且不直接关联生产或销售,则计入期间费用。(销售端调拨用“销售费用”,管理端用“管理费用”)。
第二种:若货物调拨属于关联交易且按市场价结算,运费由发货方承担时,应作为销售费用或其他业务成本(视是否属于主营业务)。
若运费由收货方承担,且货物用于继续生产或销售,应计入存货成本。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八条相关规定,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因此,上述情形还是分别确认较好。
您好,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合并前后控制权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控制方通过持股、协议或其他方式对被合并企业拥有绝对话语权;
合并目的是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如调整业务架构)。
定义: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如母公司)或相同的多方(如多个关联企业)最终控制,且这种控制是长期、非暂时性的(通常指1年以上)。
判定关键点:
举例:若母公司M将子公司A和子公司B合并,合并后仍由M统一控制,即为同一控制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合并双方原本无关联关系;
交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可能涉及商誉;
合并目的是拓展市场、获取技术等外部资源。
定义: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属于市场化交易行为。
判定关键点:
举例:甲公司通过竞标收购乙公司(独立第三方企业),合并后甲公司成为乙公司的新控制方
填写A105000表第41行“合伙企业法人合伙人应分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按以下方法填写:
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合伙企业法人合伙人本年会计核算上确认的对合伙企业的投资所得;
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法人合伙人按照“先分后税”原则和(财税〔2008〕159号)文件第四条规定计算的从合伙企业分得的法人合伙人应纳税所得额;
若第1列≤第2列,第3列“调增金额”填报第2-1列金额;
若第1列>第2列,第4列“调减金额”填报第2-1列金额的绝对值。
办公费或者其他
土地面积乘以单位面积税额。
视频
视频
视频
视频 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