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中国人身份、外国人身份、居民身份和非居民身份,缴纳个税和社保有什么不同。
您好,即使获得了外国国籍,但由于他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虽无住所,但在中国境内居住时间在一个纳税年度累计超过183天,也同样被界定为居民纳税人。如果被界定为居民纳税人,则需要就他的全球所得在中国境内纳税。
纳税人身份的判定,国籍不是依据,依据的是他的住所或在一个国家居住的时间。
问题提到的情形,应当界定为中国居民纳税人。如果想不被界定为中国居民纳税人,则应设法多在境外居留,以保证在中国境内居住时间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超过183天。并且,其在境内也无住所(此住所并非指的住房,它是指一个人因家庭、户籍、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一个国家长期居住)
社保方面,也有类似的双边协定,如果有双边税收协定,则一方雇佣另一方员工,可在境外缴纳社保。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关于规范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的通知》(财会〔2020〕6号)三、除法律和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单位可以仅使用电子会计凭证进行报销入账归档:
(一)接收的电子会计凭证经查验合法、真实;
(二)电子会计凭证的传输、存储安全、可靠,对电子会计凭证的任何篡改能够及时被发现;
(三)使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电子会计凭证及其元数据,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完成会计核算业务,能够按照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规定格式输出电子会计凭证及其元数据,设定了经办、审核、审批等必要的审签程序,且能有效防止电子会计凭证重复入账;
(四)电子会计凭证的归档及管理符合《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令第79号)等要求。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广应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的通知》(财会〔2025〕9号)相关规定,目前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支持XML格式的数电发票(含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铁路电子客票等)、内嵌XBRL的OFD格式数电发票(含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铁路电子客票)、内嵌XML的PDF格式财政电子票据、内嵌XBRL的PDF格式电子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内嵌XML的PDF或OFD格式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凭证、内嵌XBRL的OFD格式银行电子回单和银行电子对账单等电子凭证。
税收管辖权,大致有“属地”、“属人”两种方式。而对于跨国(境)所得(收入),则可能同时涉及“属地”、“属人”;而为了避免重复征税,则双方可以签订协定,由一方(通常“属地”管辖)征税,另一方放弃征税或者对于属地方征税部分在属人管理时予以抵减。
既然“通过劳务派遣缴社保、发工资……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服务费”,则是购买了一项服务(劳务派遣服务),并非支付员工工资,选择“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并不准确,而作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较好。个人理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