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新机:增值税留抵退税深度剖析与风险防范
课程介绍:
2025年9月1日,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7号)正式实施,标志着政策从阶段性优惠迈向常态化制度。
新的增值税法明确进项大于销项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下期抵扣或者本期进行留抵退税,给了企业自主选择权。对企业而言,新政既是现金流优化机遇,也是合规管理挑战——符合条件企业可释放数百万乃至千万级资金,但适用错误可能引发追缴风险。
纳税人如果选择留抵退税,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如何办理?什 么时间办理?之前享受过即征即退等优惠政策的是否还可以享受留抵退税?办理退税后如何申报和会计核算?
本次课程系统梳理最新留抵退税政策,抓住新政红利,筑牢风控防线,让退税资金成为企业增长新引擎。
讲师介绍:
高 老 师
知名集团投资总监
高老师有着20年+税收业务工作实践,对税收理论有较透彻的理解,对税收实操有娴熟的技巧。高老师先后供职于河北交通银行审计部经理,富立房地产开发财务总监,金茂集团投融资总监、税务师事务所业务培训师等。由于各企业任职的经历,使高老师熟悉各种票据的使用,对财务领域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房地产项目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高老师目前担任税务师事务所培训负责人,他能够很好的结合企业内部各岗位的特点,找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薄弱点及筹划点,把理论和实际操作完美的结合。同时,高老师拥有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等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根据企业需求,理论结合实际,贴近学员需求,解决实务问题。
模块介绍:
模块一:增值税的留抵退税政策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增值税新政的主要内容与实务当中的运用等。

模块一:增值税的留抵退税政策
一、留抵退税哪些企业哪些行业可以享受?
• 制造业等四个行业:包括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4个行业。这些行业的纳税人如果其对应行业的销售额占全部增值税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即可享受留抵退税政策。
1. 判断标准:按照申请退税前连续12个月的销售额进行判断(新成立企业按实际经营期)。例如,若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期间,这4个行业的收入占比超过50%,则符合条件。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判断标准与制造业类似,但需额外考虑预收账款。具体而言,房地产开发业务的销售额加上预收账款占全部销售额和预收账款的比重需大于50%。
1. 特殊点:在计算时需避免重复统计预收款转为主营业务收入的部分。
• 其他纳税人:除上述两类外的其他行业纳税人归为第三类。这类纳税人无需额外判断行业收入占比,只要不属于前两类且满足通用条件即可享受政策。
二、纳税人申请退还留抵税额需要同时符合哪些条件?
• 纳税信用等级要求: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等级必须为A级或B级。这是基于信用评价的指标,只有达到A级或B级的纳税人才能申请留抵退税。
• 无违法记录:申请退税前36个月内没有发生骗取留抵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形。
• 未受税务处罚:申请退税前36个月内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
• 未享受其他优惠政策: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或先征后返的政策。这些政策与留抵退税政策是互斥的,只能选择其中一项进行享受。
【案例】
• 房地产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