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总固定成本÷(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若产品售价不同,可以使用相应平均价格计算。(事实上,市场状态下,售价确实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账务处理应当据实。也就是说,既然实际租房,就应当如实确认相关费用,根据租房用途,计入相应费用科目(比如用于行政办公,则为管理费用)。
税务处理方面,因为没有发票,就不能税前扣除,而需要纳税调整了。另外,如果房东是个人,需要履行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义务。
确实用于研发活动,可以计入研发费用。关于具体项目(二级科目),可以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归集范围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以及是否产生研发成果分别处理。关于申报项目,与上述分别相同。
不可以。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三条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无论金额大小,符合上述定义,皆应作为固定资产。
既然已经退休,则可签订劳务合同或者劳务协议。但其实质仍为工资,因此账务处理以及税务处理仍如之前即可。
这要根据实际情况填报啊,比如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1月1日库存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2500万元,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说明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500万元。当年购入原材料30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510万元不计入成本。领用原材料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发生的成本为2800万元(不含存货跌价准备)。年末原材料的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差额为300万元。
1.计算期末原材料账面余额:
期初账面余额:2500万元
购入原材料:3000万元
领用原材料:2800万元(按先进先出法,先领用期初2500万元,再领用本年购入的300万元)
期末账面余额:2500 + 3000 - 2800=2700万元
2.计算期末存货跌价准备:
期初存货跌价准备:500万元
领用期初原材料时转销的存货跌价准备:500万元
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0万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
期末存货跌价准备:500-500+300=300万元
3.计算期末原材料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 = 账面余额-存货跌价准备=2700-300=2400万元
这个不用着急呀,如果涉及多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请退税即可。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相关规定,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这个原因太多了,无法一一列举,但我可为您举例:比如说,发工资也是成本费用,自然不可能涉及进项;再比如,成本费用可能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抵扣凭证,那也没有进项税额(但成本费用确实发生了)。
这个“9.24万元”,是收到还是需要支付?
如果是普票,20号货物已到,只是发票未到,可以暂估入账,发票到了之后附在原凭证后即可。
如果是专票,取得发票后冲暂估,再重新按发票入账即可。
标准利润表,并无上述表格内各明细项目。况且,您只是“管理费用”下面明细变动,自然不应涉及“税金及附加”项目。因此,您的表格估计是格式设置错误。
视频
视频
视频
视频 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