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如果是电力公司开票给你公司,你再开票给承租方或者开具分割单给承租方,如果不加价情况下,你公司按全部发票金额计入成本费用,向承租方收取时,冲减成本费用。如果加价,那么购买电时,对于承租方使用部分,计入其他业务成本,收取时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如果确实是真实业务,收款方和开票方为同一人的,按照国税发(1995)192号文件,是满足三流一致规范的。所以需要留存证明证实真实业务,并签订三方协议,我理解是可以的。
但实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完全可以叫采购方先借入资金再付款,没必要走一个第三方付款。所以你需要谨慎,确定是不是真的是购买方再采购货物,还是真正的付款方在采购。
一、如果因为减免政策,自税务环节退回税款,则将原计提、缴纳分录反向再记一遍即可。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
贷:税金及附加
二、如果属于政府补助、“收支两条线”,则可将收到款项计入“其他收益”科目;原计提、缴纳分录不用调整。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
一、赠送客户,不是“招待费”。简单来讲,客户来了,请客户吃饭,您公司派人陪吃,这才是“招待费”。
二、上述赠送客户,属于销售费用,且应税务视同销售
借:销售费用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 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 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二)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三)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
您的问题有点看不明白,E 出资200万,但注册资金是1000万,怎么能占股权比例45%呢?而且原来是B占60%,你说是增资,没有说股权转让,但股权占比变为A20%,E45%,C20%,D15%,合计已经达到100%?B 呢?退出了?股权转让?
其实,如果称呼并不重要。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03〕89号)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商品房征免房产税问题
鉴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商品房在出售前,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是一种产品,因此,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的商品房,在售出前,不征收房产税;但对售出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商品房应按规定征收房产税。
如上所述,既然“已经办到开发商名下”,显然已经不再作为“待售商品”,应按规定申报缴纳房产税。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您也可直接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一下。
其实,我们可以使用数字举例分析一下。
您买了20万货物,卖了30万。这30万作为销项,20万作为进项,这是很合理的。
如果这20万毁损了,没法卖了,也就是没有销项,再以20万作为进项,显然不合理。
即使物流公司赚钱20万,这20万本身也不是进项。
如果您说,赔偿这20万可以再用于购货啊。是的,再购货还可以取得20万发票;再取得的20万是可以抵扣的。但不能说前后抵扣两个“20万”啊。因为最终销售可只有一次。
企业所得税方面,直接回答扣除或者不扣除,可能都不能准确表达真实处理。这样说吧:您这20万赔偿作为收入,那同时会有20万损失确认;如果20万赔偿不作为收入,那相当于这个损失是人家承担了,您公司也没有损失发生。道理就是如此。
无偿使用,在增值税上有视同销售的风险,也就是对于无偿提供租赁服务的单位应该按照公允价计算租金的增值税,如果你再转租给其他单位,只要计算缴纳增值税就可以了,不再涉及房产税的问题。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债权人减免债务人部分债务本金,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借:银行存款 28万
营业外支出 2万
贷:应收账款 30万
企业应当留存相关事项合同协议或说明、债务重组协议及其债务人重组收益纳税情况说明(对方应当将2万元计入营业外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或者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签章证实有关损失的书面申明。
什么是“客诉款”,麻烦您具体描述一下吧。
你所说的作为子公司来经营,是不是想做债转股,然后相当于借款变成了对该公司的出资?
可以通过债转股方式,进行对该公司的出资,一般情况下债转股需要对被投资单位进行评估,确定转股的价格,然后做验资报告,到工商部门进行变更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