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算与报告
- 内控与合规
- 计划与分析
- 成本与绩效
- 财务BP
- 资本财务
- 税务合规
- 税务筹划
- 跨境税务
数字化转型
- 财务信息系统与数字化
- 财务共享中心
- 数字化应用
- 人际技能
- 职业生涯与发展
- 商业技能
- 全民财务
- 管理者财务思维
- 老板财税
可以。
根据印花税法第五条相关规定,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如下:
(一)应税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
既然总金额和适用税率已经列明,不能说增值税并不清楚(要不和税务机关商量一下,就交印花税,不交增值税了)。况且,基于“税收法定”原则,退一步讲,那也算是“争议”事项,既然“争议”,至少处罚风险是没有的。
一、企业所得税法层面,并未定义何为“补充医疗保险”,则基于“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可将其理解为“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医疗保险都算,只是企业所得税扣除时不要超过工资薪金总额5%即可。
二、基本保险、商业健康保险(规定限额)、个人养老金(部分试点)之外的个人保险,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其政策原理就是:税法对于“所得”给予了笼统概括,而对扣除进行项目列举;那么,其他保险未在扣除项目之内,自然应当纳税。
给你一个链接参考吧:https://www.sohu.com/a/614634119_121123770
涉及增值税(9%)、附加税费(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按照增值税一定比例计算,各地不完全一样)、印花税(0.05%)、土地增值税(30%-60%,按照增值额大小确定具体适用税率)、企业所得税(25%)。厂房转让时发生上述纳税义务,分别并入当期各自税种并与申报期一并申报。
出口企业出口样品,如果取得出口报关单且收汇可以办理出口退税(外贸企业还需要有采购专用发票或进口增值税缴款书),如果取得报关单但不收汇的,出口企业首先需要将报关单上的货样广告品的商品编码录入到退税系统中,查询该商品的退税率和退税标志,如果该商品有退税率或者退税率为零但是特殊商品标志处显示“2”,则该笔样品出口免征增值税。如果退税率为零,且退税标志处显示“1”,则视同内销计算缴纳增值税。如果属购进货物直接出口的(外贸企业),还应提供相应的合法有效的进货凭证才能申报免税;否则,需视同内销征税。
借:销售费用
贷:库存商品
或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24号)一、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自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注明的发证时间所在年度起申报享受税收优惠,并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期满当年,在通过重新认定前,其企业所得税暂按15%的税率预缴,在年底前仍未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应按规定补缴相应期间的税款。
也就是说:
一、“公司2019/8/1取得高企证书”,则2019年全年即享受优惠。
二、2022年先按15%税率预缴。但是,既然“截止2022/12/31未申请到高企证书”,则“年底”已经发生了补缴前三季度税款之义务,第四季度自然应按25%税率预缴。
首先,把这100万分在三个月确认,这个方式我们可以排除。现在我们要确定的,就是等研发产品交付时一次确认,还是按照整个3年周期分期确认?
根据新收入准则第十一条规定,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否则,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履约义务:
(一)客户在企业履约的同时即取得并消耗企业履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二)客户能够控制企业履约过程中在建的商品。
(三)企业履约过程中所产出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用途,且该企业在整个合同期间内有权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款项。
上述前两项我们基本可以排除,但是基于“研发产品”的特殊性(即:不可替代胜任),以及合同约定“按季度收到合作方打来的联合研发制作费”,大体上属于第(三)种情形。
因此,建议您按照整个三年周期分月确认收入较好。
目前这个政策的截止期限是2022年底,还没有出台延期的文件。所得税100万以下 实际税负2.5%的政策期限目前也是到2022年底,也没有延期的文件出台,请您随时关注国家税务总局的网站。
住宿服务的税率一般纳税人是6% ,开具5%的住宿费发票是错误的,不可以抵扣。
抵账取得的房产可以作为固定资产核算,会计上是按年限法还是按加速折旧办法计提折旧,这个是由企业自己确定的。
税务上如果满足加速折旧的条件可以采用加速折旧的办法。
但不能适用500万元以下资产一次扣除政策,因为该政策强调的是购进固定资产才可以适用。购进”包括以货币形式购进或自行建造两种形式。
离职补偿金是为了解除雇佣关系支付的,不属于“支付给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不可以计入工资薪金总额作为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福利费三项经费的扣除基数。但其属于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可以据实税前扣除。
资产负债表不会出现资产总额的情况,您是什么原因导致资产总额为负数的呢?是否有往来科目没有做重分类调整?